作者 | 曾嘉藝
市界
編輯 | 朗明
氫燃料電池會是下一個“風口”嗎?
8月10日,被稱為國內“氫燃料電池第一股”的億華通登陸科創板,發行價為76.65元/股,首日股價開盤大漲239%,此后股價漲幅收窄。
截至收盤,億華通漲幅達144.12%,股價為187.12元/股,市值達131.92億元。
雖說一提起新能源車,大家會想到純電動、混合動力,但事實上,并非只有鋰電池一條路可走,在鋰電池成為當下主流時,氫能電池的發展還尚未突破瓶頸。
億華通表示,由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還受到關鍵技術不成熟、燃料電池成本高以及氫能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影響,現階段多數加氫站仍處于虧損狀態。
具體來看,億華通的資金狀況并不理想。根據招股書,2019年億華通的營收為5.64億元,凈利潤為4590萬元,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,反而虧損1410萬元。
同時,近三年的現金流量也是持續為負,從2017年至2019年,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-1.68億元、-7853.91 萬元和-1.69億元。
實際上,與傳統汽車相比,氫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或接近零排放的優點,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,還具有無噪聲、高效率、運行平穩等特點。與電動車相比,氫燃料電池也有不可比擬的優勢,不僅清潔,而且分量輕、加氣快速,可以解決純電動汽車充電時間長的問題。
此外,氫氣的能源密度是車載鋰離子電池10倍,充一次氫氣可以行駛更長距離,燃料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比內燃機要高2-3倍。
雖說有著諸多優點的氫能,也有著致命的缺點,那就是成本太高。
氫燃料電池技術中的催化劑需采用貴金屬pt(鉑金),過于高昂的成本,讓氫燃料電池汽車遲遲無法大規模商業化。
李嘉誠也曾經很看好這一賽道,并砸重金。2010年,李嘉誠開始買入香港五龍電動車的股份,并在以后的幾年里多次增持。2015年,李嘉誠甚至公開表示,中國新能源汽車是他持續看好的市場之一。
2018年,五龍電動車布局的超百億產業項目進軍佛山,長江氫動力(佛山)研發中心及整車生產項目轟動一時,但僅一年之后就被爆出停產、欠薪、破產等傳聞。事實上,李嘉誠早已在2017年就清倉離場。
相較于氫燃料電池第一股的億華通,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的市值已經高達近4674億元,而億華通的市值僅131億元,二者的差距還是相當明顯。
未來如果新能源市場被純電動車所占領,再加上基礎設施鋪設到位,億華通所代表的燃料電池汽車還有多大用武之地呢?